- A+
在A股市场财务造假的“双康”公司有了后续的进展。前两天康得新被暂停上市,昨晚,康美药业也发布公告称,实控人马兴田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
ST康美:实控人马兴田被采取强制措施
9日晚间,ST康美公告称,收到公司实际控制人马兴田先生家属的通知,马兴田先生因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
马兴田自2020年5月份已不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正常,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将加强公司管理,确保各项业务持续稳定开展。
今年5月14日,ST康美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及《市场禁入决定书》。彼时,证监会就透露,已将康美药业及相关人员涉嫌犯罪行为移送司法机关。
去年底,另一造假公司康得新的实际控制人钟玉已因涉嫌犯罪被执行逮捕。随着新《证券法》颁布实施和资本市场改革的不断推进,财务造假等证券违法违规成本将大幅提升,康美、康得新的案例,无疑将对资本市场起到较强的警示作用。
财务造假累计近900亿
被立案调查前,康美药业被誉为中国股市的白马股,作为中国医药行业的“领头羊”,是A股最有名的医企之一, 2018年上半年时,康美药业的市值一度超过1200亿元,仅次于恒瑞医药。
2018年开始,康美药业多次被质疑财务造假及其实控人操纵股价,当年12月28日,康美药业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2019年4月30日,康美药业连发20 多项公告,自曝财务数据会计差错,称2017年营收多计88.98亿元,营业成本多计76亿元,销售商品收入多计102亿元,货币资金多计299.44亿元等多项财务差错。
300亿货币资金不翼而飞,康美药业的虚假操作震惊了整个资本界。此后,证监会的调查认定,康美药业被揭示的造假手段更为猖狂。
2016年至2018年年报和2018年半年报中,公司均虚增营收、利息收入及营业利润,2016年虚增营收和营业利润分别达89.99亿元、6.56亿元;2017年分别为100.32亿元、12.51亿元;2018年上半年分别为84.84亿元、20.29亿元;2018年两项虚增额分别达16.13亿元、1.65亿元。
在2016年、2017年年报和2018年半年报中,康美药业还通过财务不记账、虚假记账,伪造、变造大额定期存单或银行对账单,配合营收造假伪造销售回款等方式虚增货币资金,分别高达225.49亿元、299.44亿元、361.88亿元。
此外,2018年康美药业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投资性房地产均出现虚假,其调整纳入表内的6个工程项目,虚增固定资产11.89亿元、在建工程4.01亿元、投资性房地产20.15亿元。
2016年至2018年年报,公司三年间累计向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提供非经营性资金116.19亿元用于购买股票、替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偿还融资本息、垫付解质押款或支付收购溢价款等用途,但是并未按规定披露,出现重大遗漏。
康美药业的多项造假质疑被坐实,根据证监会的质证,对于上述相关财报、报告,康美药业涉及的多数董监高管理人员均签字声明,保证相关信息真实、准确、完整,而涉及的会所、律所等中介机构同样没有出具异议。
证监会依法对康美药业违法违规案作出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决定,决定对康美药业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对马兴田、许冬瑾等21名责任人员处以90万元至10万元不等罚款,对6名主要责任人采取10年至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根据行政处罚决定书,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康美药业累计虚增货币资金逾886亿元。
此前市场普遍认为,康美药业案件性质恶劣仅行政处罚难以形成威慑,高管应追究刑责,如今终于“实锤”。
股价跌去90%
去年亏损46亿
康美药业于 2019年5月财务造假案曝光后,股价连续一字跌停一蹶不振,目前总市值仅为127亿元,较高位缩水逾九成。
6月17日晚间,ST康美披露2019年年报。报告期内,ST康美全年亏损46.61亿元,上年同期盈利3.74亿元。公司2019年通过自查,发现存在账实不符的情况,对2018年度财务报表进行重述,调减2018年度公司总资产14.83亿元,调减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22.09亿元,调减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7.61亿元。
2019年报披露同时,ST康美也更正了2020年一季报,公司一季度营收11.70亿元,上年同期营收49.0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97亿元,上年同期盈利6558.54万元。
最新数据显示,康美背后还有18万股东户数。
有分析人士表示,如今投资者愈发理性,价值投资观念已得人心,如果有公司信誉受损,可能会影响自身的盈利能力和公众形象,也会使公司股价充满更多的不确定性。对于当下关注ST康美股价走势的普通投资者来说,还需注意风险,谨慎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