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觉得IPO审计是很好的学习场景,在常规审计的基础上,在业务端对审计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整个审计及反馈回复中,需要对公司经营业绩、财务数据及行业整体情况有非常全面的了解和认知。苦是苦了亿点...但项目经验的积累绝对是一般年审或是尽职调查可以比拟的,打个比方...如果年报审计是期末考试...那IPO审计就差不多是高考了...所以在开底稿前,最好先看看“真题”...
一、IPO收入披露
通常情况下,根据《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 号 -— 招股说明书 》,IPO项目的收入应披露包括“报告期内各期主要产品(或服务)的产能、 产量、销量、销售收入,产品或服务的主要消费群体、销售价格的变动情况 ” ,是不是会让人产生一种不过如此的幻觉...
然,反馈的时候补充披露可能是这个样子的...某智能家电反馈问询
“请发行人:
(1)说明线上直销、电商平台、线上经销、海外自有品牌销售和境外OEM/ODM(涉及线上模式)的划分依据,线下各销售模式的划分依据,销售模式的划分是否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存在重大差异;
(2)结合与主要渠道商在权利义务、定价政策、扣点分成、售卖产品品牌、物流运输、退换货政策、是否买断等方面的约定及实际履行情况(包括退换货率、退换货高发时段等),列表说明各主要销售模式、主要渠道商的差异及原因;针对退换货率是否计提预计负债,是否符合行业惯例;
(3)列表说明发行人线上及线下直销、经销(是否涉及分销或代销)全部平台中主要渠道商的名称、销售金额及占比,主要渠道商的基本情况,包括注册时间、注册地、注册资本及实缴资本、股权结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情况,是否与发行人及其关联方存在关联关系;
(4)说明线上直销的主要网店和平台的运营主体,日均浏览量、订单个数、销货数量、销售金额及付款方式等;新客户的数量(说明对新客户的定义)、新客户带来的收入金额及交易次数、平均单次交易金额、平均新增客户人均消费金额;
(5)结合主要销售渠道的发展状况和市场占有程度以及市场份额的变化以及发行人的渠道拓展情况、同行业可比公司各类渠道的收入增长情况说明发行人收入结构和各类产品收入同比大幅增长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6)说明发行人的收入确认政策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和行业惯例;
(7)说明代运营业务的推广主体,是否取得各品牌的授权、主要权利义务的约定条款、授权期限、续约情况,到期后网店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归属;代运营模式下发行人收取的各品牌服务费用的比例及波动情况,发行人的收入确认时点;收入涉及总额法还是净额法结算;相关收益计入经常性损益的合理性。
请保荐人、申报会计师和发行人律师对以上事项发表明确意见,并:
(1)详细说明不同销售模式下操作流程、定价方式、结算方式、收入确认的原则及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不同模式下收入确认相关的会计核算过程、相关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
(2)说明发行人与主要客户或平台的具体合作方式、主要合同条款、定价方式和定价差异、结算方式、对账时间和对账频率,以上合作方式是否符合行业惯例;
(3)结合主要运营模式、收费模式,说明发行人是否存在利用其他公司或组织,刷单、刷好评等手段提高品牌知名度的行为,是否存在欺诈消费者,违反电商规定的情形。”
猛的一看,好像是7+3个题对吧,但是仔细读下来你会发现这10个题里的小问多的吓死人....大致过一下:
(1)销售模式划分、同行业可比;
(2)披露渠道商自定价到结算相关的业务信息,一项不能拉,所以至少是8项;比对主要模式的差异和原因;按渠道列示退换货情况,按渠道...不是汇总披露...;
(3)按渠道列示主要客户信息,依旧是按渠道...不是单纯写个汇总前五大就完事了...就比如八个渠道,那8×5就是40个客户...and还有这四十个客户的注册时间、注册地、注册资本及实缴资本、股权结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情况;
(4)完全没有勇气读...这些顿号的数量还要乘以主要网店和平台的运营主体的数量...
这个题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经典的问询问题,不仅涉及业务模式、结算模式、渠道分析的业务数据问询,还涉及了与之对应的会计处理、内部控制问题,基本可以说是把收入拔了个精光...单纯的做做分析、发发函证,想应对这些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
BUT,我们并不是来吃瓜的,下面来讨论一下如何种瓜...准备和应对...
二、收入的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