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zh-Hans">
涉税自查为什么是我?我该怎么办? – 财税
财税

涉税自查为什么是我?我该怎么办?

税务局要求企业对自身涉税情况进行自查,这对于企业而言并不陌生,大家对待自查的态度和理解也不尽相同。

税务局为什么要求某些行业进行涉税自查,又是如何确定自查内容呢?站在他们的角度来看看这项工作开展的原因,进一步的了解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应对。

01.

税务局为什么要求企业自查?

对于税务局来说,自查是对企业进行涉税管理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税种管理中,在税务稽查部门税收检查中,在行业税收管理中,在“堵漏增收”等税务机关临时性工作安排中等等,税局都需要企业通过涉税自查,来纠正本行业税收方面存在的问题,规范行业税收秩序。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解决税务干部人员配备力量薄弱的问题,另一方面给企业查漏补缺的机会,同时规范财务运行。

什么样的行业会被税局要求进行自查?我们都知道税局目前运用强大的信息建设收集的各方大数据来进行纳税评估,通过各种数据和模型比对,当发现一个行业普遍在税收上“跑冒滴漏”的情况比较严重,其中很多环节业务操作不太规范,风险点提示过多时,就会要求这类行业进行自查,目的是规范整个行业的税收秩序。比如建筑行业,已经开展的全国范围内的影视行业,最近开展的电商行业等。

还有享受税收优惠力度比较大的行业。比如注册在霍尔果斯的企业,享受软件退税的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企业(每年汇算清缴期结束后应开展核查,核查面不得低于享受该优惠企业户数的20%)。

税局确定了自查的行业,也就意味着他掌握了这个行业的经营特点,掌握了行业的上下游业务链条,业务流转环节,收入实现形式,主要成本费用项目,一定时期该行业毛利率水平和利润水平等等,所以在哪些环节通过哪些形式容易产生涉税问题,税局已经做到了心中有数。

这点企业通过收到的自查提纲就可以感受到,经常有纳税人和我开玩笑说:”税局让我们自查的要点真的就是我们平时的做法呀。“我们企业如果还应付或敷衍,不认真对待,面临的有可能就是约谈或稽查检查,随之而来的性质和结果完全不同。

一般情况下,具体要求企业进行自查的工作由稽查局通过专项检查来开展,在企业自查期间,税局组织培训或发放资料,要求检查人员有目的的深入学习行业特点、行业账务制度和相关税收政策。当企业自查结束后,稽查局会对企业自查情况进行梳理,根据审核情况分类处理:

对企业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只补缴税款并加收滞纳金,从轻、减轻或者免于处罚;

对企业自查不到位、应付性自查或者存在重大疑点的企业,约谈或从严进行实地稽查。

02.

企业如何处理好涉税自查?

很多企业在收到自查通知时,在自查的深和浅,如何把握这个度时会打一些心里战,存在和税局博弈的想法——不想多缴税,报一些不痛不痒的问题,能过就万事大吉了,过不了等税局找自己了再说;把问题多反映些,能符合要求,又怕税局掌握的情况多了,对企业不利。

我想,通过前面的介绍,大家知道第一种想法对企业是不利的,观念上还是应该重视起来,不再存在侥幸心理,应付敷衍自查。其实,大规模自查,对企业并不一定就是坏事,反而是弥补涉税漏洞和降低税务风险的一个机会。

抓住机会,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让一个行业进行自查,说明在税务局的风险级别中并不是高风险级别,如果企业涉嫌虚开增值税发票或者被举报逃税、骗取出口退税等严重税收违法行为,税务机关会直接进入税务稽查环节,或者联合公安部门进行刑事侦察。

而且由于自查波及范围面广,税局一般都不会对企业自查的问题给予处罚。要求企业自查,说明税局本就本着治病救人的发心,主要目的是想整顿行业的税收秩序。

企业是有机会的,如果自查做得好,进一步检查工作一般不会开展。

国家税务总局曾明确发文规定:

“对抽查的企业,鼓励其自查自纠、自我修正,引导依法诚信纳税。对主动、如实补缴税款、缴纳滞纳金,或者配合税务机关查处税收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依法从轻、减轻税务行政处罚。对税收违法行为轻微,且主动、及时补缴税款、缴纳滞纳金,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依法不予税务行政处罚。”

税收风险已经存在,充分利用自查的机会主动补缴税款、缴纳滞纳金,争取符合税局要求是最优选。

如果自查敷衍了事,避重就轻,不仅仅该补的税款和滞纳金不能少缴,还可能会面临更多金额的税务稽查检查,更加严厉的税务行政处罚,势必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得不偿失。

及时汇报,争取高层的支持

财务不是万能的,税收风险的产生并不是财务人员造成的,各种经济业务都可能涉及税收问题,财务人员不可能全程参与,各项经济业务的不规范势必会造成税收风险产生。比如老板把公司的钱无偿借给其他企业或个人,采购人员取得不明来源的发票或不取得发票等等。

税务要求自查,第一时间通知财务人员,接到通知你需要及时向企业管理层进行汇报,要求专题研究,各部门配合。若管理层不够重视,要善于沟通,摆事实,讲道理,分析利弊,必须取得管理层支持才行。作为财务的你,一定要主动、强势去主导这件事,这样才能更有力于你开展工作!

实际工作中,税务检查一旦出了问题,很多管理层会像特朗普一样的“甩锅”,“财务和税收的事我真的不懂啊!都是财务的在搞。”那样的话自查工作无法有效开展,会成倍增加财务人员风险。如果高层故意逃税、虚开,估计是不会允许财务人员认真自查的,若财务人员清楚知晓这一层,需要客观判断,趋利避害,明哲保身,事事留证据。

沟通税务,表明积极开展自查的态度

被要求自查,一定要积极的和税务检查人员沟通交流。

1.可以明确一些税收政策,准确判断避免误解。我们的税收风险有一些是因为对税收政策理解的差异造成的,在加上现在的税收政策日新月异,有些政策是全国性的,但是税务条文不是太明确,各地税局在执行上有自己的口径,另外还有一些地方标准,我们不一定能够全部吃透、吃准,所以,在自查过程中遇到不明确的问题,对内要勤请示,对外要勤沟通,把问题来龙去脉搞清楚,避免错上加错。

2.可以表明态度,争取最轻的税务处理和处罚。对自查发现的税收违法行为,如果能够积极向税务检查人征求意见建议,会让人觉得这些税收违法行为的发生是由于企业对政策理解有误造成,不存在主观故意的情形。

3.可以增进感情,有利于后续检查工作的开展。当然不是必须通过请客送礼才能增进感情,有了问题找到检查人员聊聊天,坦诚相待,互相尊重,即使不会成为朋友但也一定会成为熟人,熟人肯定会比陌生人来得好一些。

深入自查,加强内部风险防范

为什么要查深查透?前面说了自查是个机会,在得到领导支持,税务检查人员指导的前提下,存在的问题不藏着不掖着,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以自查提纲为重点,研究分析透彻,掌握自查的重点,也可以借着自查的机会对账务和制度进行一次全税种、全环节的风险扫描、问题梳理,将该反映的问题写入自查报告。

更重要的是提高企业自身税务风险管理的能力,对自查检查出的问题,若不从内部彻底对这些项目进行合理的税务规划和标准化建设,在税局的数据提示中始终都存在这些风险点,税局大网撒下去后,网网都有鱼。

因此,加强内部风险防控,治标又治本才是公司税务总体安排必须要做的。

形成报告,客观反映自查结果

自查完成,认真梳理存在问题,撰写详细自查报告,能够客观详实的反映自查结果。

客观就是实事求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敷衍不应付,真实的反映自查出的税收违法、违规问题。

详实就是要求分税种列出所有存在问题,问题产生原因、具体内容、相关金额要具体详细,让人一目了然,不会产生歧意,有利于税务检查人员作出恰当的处理决定。

做好自查工作,写好自查报告,没问题的反映事实及成因;确实有大问题的,及时止损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一品税悦补充:自查报告格式(仅供参考)

税收自查报告是将税务机关认为可能有问题的事项,用书面文字给予解释说明。一般要简单的介绍一下企业基本情况,说明需要自查的问题。税收自查报告格式主要有三大部分,具体如下:

"自查报告"第一行居中,第二行列明主管税务机关要求自查的相关问题,针对问题做简要解释说明,报告然后右下角写公司名称、日期、加盖公章。

不同行业的税负不一样,商业和工业的税负不一样。根据行业特点和企业经营情况进行解释。比如商业企业税负低,主要原因有:行业利润较低(是钢材等利润较低的批发企业),库存商品多,截止到某月底现有留抵税金多少钱,为什么库存多等原因。

第一部分:企业基本情况介绍;成立日期、法人、经营地址、注册资金,、经营范围、主营业务是什么等等。

第二部分:涉税情况。要求自查期间收入、税金、税负。如:税负的原因被要求自查:具体根据企业情况,解释税负的原因:1、行业特点;2、销售分淡季旺季,全年收入税负不低;3、签定大笔供货合同,需要准备库存;4、受市场影响,销售不旺,产品积压等等,都是企业税负低的原因。

如何解决税负低的情况:扩大销售,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库存等等。以上解释一定注意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经营特点,千万不要为了解释而解释,如果书面解释不通就很有可能会被税务机关稽查部门进一步检查!

第三部分:自查补税情况说明。

退出移动版

Warning: call_user_func_array()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a valid callback, class 'ZM_First_Letter_Avatar' does not have a method 'admin_bar_menu_action' in /www/wwwroot/www.caishui.org/wp-includes/class-wp-hook.php on line 324
跳至工具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