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项目全过程管理离不开审计现场审计组内部人员的调配管理,相关事项的查证离不开被审计单位当事人的沟通与配合,审计成果的报告也离不开报告对象的评价。
总结自己最近参与的几个审计项目最大的体会是:有得有失,得比失多;有苦有乐,乐比苦多。最大的收获是:逐渐学会并运用多赢思维贯穿于审计项目的全过程管理中。
审计组内部,成员各自的分工虽然在审计方案中初步进行了明确,但仅仅是粗略的分工,成员之间应体现分工但不分家、分专业不分个人。
现场审计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前期未预料到的情形,可能会出现意料之外的工作量或预期的工作量大幅缩小的现象。
虽然每个审计组成员付出了同样的时间和精力,但因审计事项的具体情况不同,成员专业不同及业务胜任能力的差异,造成各人在自己的分工范围内承担的工作量有轻有重、发现的问题有大有小、体现的成果有多有少,审计报告中可出彩的程度有高有低。
无论出现什么情形,审计组成员都要树立一个团队的理念,都是为了完成总的审计目标,要从项目总体考虑剩余的工作和应采取的措施,依托审计组团队协作的力量共同面对遇到的困难、完成审计任务。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谁也不能否认审计组与被审计单位在某些重要事项上,看问题的角度会有一定的差异,甚至有可能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但是,事实一直是客观存在的,不因看问题的角度而发生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一方面需要努力掌握更全面的信息、更客观的证据来还原事实真相;另一方面,需要考虑当时特定的场景,客观的换位思考当事人出于什么目的?为公还是图私?是不得不违反不适宜的规定还是利用管理漏洞营私舞弊?当事人也有义务向审计组如实反映事项的背景、问题的起源、过程的处置以及采取的措施及效果,争取审计组对该事项的理解与认识。
在这个过程中,审计人员要特别禁忌情绪化的沟通与交流(虽然笔者经常提醒自己三思而后言,但是遇到不在一个频道的,有时候就是控制不住情绪,还需要继续修炼)。沟通中的情绪化不仅不助于进一步开展查证工作,反而给审计人员带来非常多的负面影响(大家都懂的!)为了工作把自己推向被审计单位的对立面,成为同事的笑话确实是够二傻的!
审计项目就是一场足球赛,审计报告就是临门一脚。项目现场结束时不要急着下笔,要搞明白这个报告所处的大的背景,也就是审计项目的任务是什么,上级总的要求是什么,涉及的工作目标是什么等等。把这些要素搞清楚了,提出的审计观点才可能不偏、不倚、不散。
要历史地、辩证地、客观地看待重点审计事项中的一些问题,既不能以现在的制度规定去衡量以前的老问题,也不能用过时的制度规定来衡量当前的创新事项。特别注意不能说没有根据的话,更不能传递捕风捉影、道听途说的信息,撰写的审计报告必须字字确凿、句句有凭,经过细致严密的调查确认,经得起实践检验和事实证明。这样不就不会触碰被审计单位的敏感神经了。
既要站在大局思考问题、定位角色,又要懂得被审计单位业务特点和实际情况,从业务中来、到业务中去。便于清晰的勾勒出审计报告准备表达什么,确定什么样的主旨思想,报告/解决什么问题。总之就是:审计报告get到领导的关注点没?关注的问题/风险查深查透没?解决问题的审计建议是否最优及切实可行?是否达到你爽我爽大家一起爽的总体目标?
Post Views: 2,570